11月10日,第三届上海国际虚拟制作大会圆满落幕,大会以“虚实无界·数智共生”为主题,汇聚艺术创意、制作、技术与意见领袖共同探寻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路径。虚拟动点受邀出席,用空间计算把“想象力”化为“生产力”。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影棚里上一秒还是明月高悬,下一秒就切换成了余霞成绮的景象。也许听起来有些科幻,但这就是在虚拟动点空间计算加持下,以虚拟制作技术为核心《刺杀小说家》电影的拍摄日常。会上,虚拟动点研发总监崔超以影视作品《刺杀小说家》《封神:朝歌风云》《三体》以及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以虚拟制作为切入点,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虚拟动点穿戴式光学定位算法在影视中的应用及非穿戴式动作捕捉、动作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发展和思考。

虚拟动点研发总监崔超
他表示,虚拟制作是一种集数字资产、虚拟预演、虚拟拍摄、现场剪辑、后期制作等环节于一体的全流程实时可视化制作体系。其中的虚拟预演和虚拟拍摄部分需要实时动作捕捉和实时渲染技术支撑,而虚拟动点在这些方向积累丰富的经验,可帮助剧组在影视拍摄中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电影《刺杀小说家》就开创性地融合了虚拟预演、实时渲染、动作捕捉等前沿科技,构建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异世界”。影片中红甲武士一跃而起,身后明月高悬的场景,便是虚拟场景调试过程中临时产生的创意,最终得到导演采纳。借助虚拟预演,电影制作团队得以通过预览来敲定表演形式、镜头机位及虚拟特效,同时促进导演延伸艺术表达,以便正式演员入场后高效完成拍摄、更好表达情感。在虚拟动点光学定位算法的加持下,《刺杀小说家》的终极BOSS——一个拥有四条胳膊的赤发鬼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封神:朝歌风云》那个面容如青靛、发色如朱砂、眼睛暴湛、獠牙横生、风雷双翅的雷震子形象被还原了出来;三体人世界的残酷生活环境得以展现在剧版《三体》中;《黑神话:悟空》中无论主角、小兵还是BOSS,每一个角色在战斗中都有着真实、流畅、且充满力量感的动作表现,完成效果令人惊艳。此外,虚拟动点近年来持续深耕空间计算领域,通过自研OptiTrack光学定位算法、无标记点识别算法以及LYDIA专业能力动作大模型等持续向影视、游戏、医疗、教育、体育等各行各业进行赋能。未来,虚拟动点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推出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